北京崇德堂匾额博物馆被评定为“中小学生社会大课堂资源单位”
发布时间:2023-03-16 浏览次数 :684
北京崇德堂博物馆被朝阳区教育委员会评定为“中小学生社会大课堂资源单位”。根据北京市教委会议精神,各资源单位可承接全市中小学生综合社会实践活动。
崇德堂博物馆获朝阳区教育委员会授牌“中小学生社会大课堂资源单位”
社会大课堂是整合利用北京地区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公益性文化设施、科研院所、企业农村、社区服务等人文和自然资源,通过提供适合学生特点、学校课改需要的实践活动,安全的活动环境,免费或优惠的条件,搭建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融合、学生校园生活与社会实践相连接的桥梁和平台。社会大课堂根据“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合力建设、成果共享”的原则,牵动学校和社会两股力量,挖掘课程和社会两方面资源,为学校和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学科课改等服务。
北京崇德堂匾额博物馆,是一家致力于继承、弘扬、传播、践行中华优秀道德文化的教育实践基地,以“崇德向善,立德树人”为宗旨;收集、收藏、展览道德文化古牌匾、古拓片、名人名家与德有关的书法、篆刻作品;建设一个“无处不教育,无物不教化,件件皆教具”的道德文化学习、体验场馆。
崇德堂博物馆始终深切关注青少年教育,经过多年实践,设立了一系列认知与实践相结合的体验课程,希望以最具新意的方式让青少年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演变、艺术魅力。
崇德堂博物馆目前基于中小学生社会大课堂开展的课程主要有:
古法传拓:传拓,发明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已有上千年历史,据考证是四大发明之印刷术的先驱。依托馆内以家风家训为核心内容的匾额,精心制作一幅拥有自己独特印记的拓片作品,通过千锤百拓过程,感受工匠精神,领略中华文化的智慧传承。
古法造纸:造纸术的诞生是文明的转折点,它纳九天十地之广阔于方寸,汇千古治乱之思索于案牍。古法造纸术,立体呈现了中国传统手工造纸的工艺流程。同学们不仅可以系统了解中国传统手工造纸的历史和文化,还能体验到手工制浆、抄纸和焙纸等流程,亲手制作一张古法手工纸。
活字印刷·雕版印刷:活字印刷、雕版印刷体验课程是从著名的古籍善本《唐诗画谱》中择选了五言、六言、七言共150首唐诗,制作成诗画结合的雕版,将历史文化、文学赏析、雕版印刷、古籍知识融于一体,同学们不仅能够看到我们的文明,更能亲手触摸到我们的文明。
古书装帧:线装书是中国古代书籍装帧形态的最后一种形式,古书之美就是中国传统造物与装帧工艺的完美结合,它不仅仅是形式的美感,更蕴含着无尽的中国式精神意趣。同学们可体验亲手制作一本线装书,感受中国古书之美。
榫卯:体验一榫一卯之间,一转一折之际,一凸一凹之巧,一阴一阳之妙,凝聚着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的精粹。在活动体验中,研学老师会将千年榫卯的秘密娓娓道来,和同学们一起使用锯、刨、凿等传统木工工具,体会鲁班锁那一凸一凹的奥妙。
丝网印刷:丝网印刷最早起源于中国,距今已有两千年的历史。据史书记载,唐朝时宫廷里穿着的精美服饰就有用这种方法印制的,课程中各同学可为自己量身定制具有代表性文化名号的T恤、书包,创作出自己独有的艺术作品。
教育部门正逐步把博物馆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并推动与义务教育的有机结合。崇德堂博物馆结合自身资源和以“德”为核心的宣教特点开发青少年教育项目,加强与学校合作,使其逐步向课程化发展。我们将以发挥社会责任,让传统文化以鲜活的姿态融入青少年的学习生活,也为他们的素质教育提升提供养分,为国家和民族的复兴伟业培养更多更优秀的人才。
研学活动体验馆序厅
崇德堂匾额博物馆深耕传统道德文化的挖掘与传承,以牌匾、拓片、书法、篆刻为载体,基于资源呈现的道德内容或背后蕴含的道德故事,向公众展示、传播道德文化内涵。不同于学校德育常见的说教式教育,我馆结合不同的教学方法与研学内容开展德育活动,引领青少年发现传统文化之美,助其学以致用、知行统一,促进人格的整体养成,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校德育提供辅助力量。
欢迎各学校单位考察咨询,有意愿组织研学活动的学校或组织欢迎与我馆联系。联系电话:010-67777359(上午9:00-下午17:00)
——————————————————————————————————————————————————————————————————————
北京崇德堂匾额博物馆是中国首家以“德”文化内容为主题的传统文化体验馆。崇德堂博物馆以崇德向善、立德树人为宗旨,致力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传播、践行、传承与教育。崇德堂主展馆分为道德文化展示区和道德文化体验区。展示区陈列古牌匾300余块,名家书法作品2000余幅,名家篆刻作品250余方;体验区可以亲自感受古法造纸、活字雕版印刷、北京木版水印、字画装裱修复、古书装帧等传统技艺。崇德堂博物馆是明德、悟德的地方,是我们大家修心养性、净化心灵、感悟人生的清净之地,欢迎社会各界朋友莅临崇德堂参观、指导。你我一起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