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67777359
武强年画|纸上梨园戏,方寸演乾坤
发布时间:2025-03-18    浏览次数 :99

“加密”年画,

不声不响的“手榴弹”💣

1938年的河北地区,日寇侵略,民不聊生。新年将至,武强的年画师加班加点印制年画《镇宅神虎》,他们的技艺精湛,年画上的虎牙差互、栩栩如生,却也吸引了日寇的注意。

《镇宅神虎》马习钦作品

侵略者将大老虎抢回,贴满据点,对于虎虎生威的墙壁十分满意。殊不知,抗日标语就藏于《镇宅神虎》年画的虎纹中,武强年画的画师们用中国人才懂的文化进行加密、鼓舞士气,而日寇不懂,对于虎纹中的标语毫无察觉。这张普普通通的年画,越看越红。✊

起源

市井的纸上梨园

河北武强年画的崛起,是一部草根艺术的逆袭史诗。早在北宋真宗年间,滹沱河畔的武强因水陆码头之利,就已经成为北方年画集散中心。

十余年前武强境内的滏阳河

元代《真定路志》记载,当地“画乡七十二,户户点丹青”,至明清鼎盛时,武强南关形成“年画一条街”,年产量高达亿张,北销蒙古、东渡朝鲜,被誉“东方古版画活化石”。

武强县旧城南关

美学

方寸间的视觉风暴

若论中国年画的“戏剧张力”,武强年画堪称“纸上好莱坞”——满、鲜、活、绝四字道尽精髓。

画中有戏

恪守“画中要有戏,百看才不腻”祖训,武强年画一张画就是一出好戏,《九九消寒图》将三个娃娃头身交错,形成“动态连环画”效果,百姓喜欢、农民爱看,“戏剧张力”直接拉满,甚至“连载”出连环图画。

《九九消寒图》马习钦作品

我们大可想一想,劳作了一天的农民们回到家往土炕上,一盘腿,抬头就是五彩斑斓的年画,简洁的画面在无声演唱着《铡美案》、《打金枝》、《白蛇传》,吟哼几句,伴着星光入睡,遥远的江湖侠义、善恶仙怪就在梦中隐现。

《长坂坡》清代 武强年画博物馆藏

《岳飞传》王树村藏

色彩密码

武强年画贯彻“软靠硬,色不愣”配色口诀,在吉祥的大红大绿中间以藕荷、淡黄。在作品《大财神》中蓝为主间色为辅,远观花团锦簇,近看似晚霞铺锦。

匠心

年画的“西行记”

武强年画制作堪比西天取经,需闯过绘稿、刻版、调色、印刷、点染、装裱六重关卡:

梨木刻乾坤:

选太行山百年杜梨木,阴干十年以上,刻刀入木讲究“竖刀如松,横刀如风”,于是年画中的神仙都仙风鹤骨,仿佛下一秒便要踏风而去。

《麻姑献寿》马习钦作品

古法炼颜色:

黑:松烟混入驴皮胶,千年不褪色。

金:真金箔研磨成粉,加入蛋清调制,谓之“金不换”。

绝技“鸳鸯版”:

首创阴阳双版套印术——阳版印轮廓,阴版填色块,一阴一阳,画样就盎然于木板上。

传承

新时代,赤子心

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后,武强年画重新生根发芽,在新时代讲述传承的力量。在崇德堂博物馆的临展厅中,由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马习钦先生所精心挑选的武强年画代表作,带着燕赵大地独有的率直与辛利,描绘远离庙堂的乡土故事。线条粗犷,古风存焉。

《大刀门神》清代(后刻)马习钦作品

农耕

木纹理、华北魂

最饱满的构图与最嘹亮的色彩,呐喊着中国人骨子里的生命力。张扬的灼目色彩,从唱念做打的戏台中来,回到翻起草青气的泥土中去。千年农耕文明,流淌着耕作的朝夕与日月,描绘着一颗颗赤诚的爱国心。

那些斑驳木纹里,

是匠人与时光的博弈;

每道浓烈色块中,

是生命不肯谢幕的角力。



——————————————————————————————————————————————————————————————————————


 

 北京崇德堂匾额博物馆是中国首家以“德”文化内容为主题的传统文化体验馆。崇德堂博物馆以崇德向善、立德树人为宗旨,致力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传播、践行、传承与教育。崇德堂主展馆分为道德文化展示区和道德文化体验区。展示区陈列古牌匾300余块,名家书法作品2000余幅,名家篆刻作品250余方;体验区可以亲自感受古法造纸、活字雕版印刷、北京木版水印、字画装裱修复、古书装帧等传统技艺。崇德堂博物馆是明德、悟德的地方,是我们大家修心养性、净化心灵、感悟人生的清净之地,欢迎社会各界朋友莅临崇德堂参观、指导。你我一起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懈努力。


Copyright © 崇德堂博物馆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1015057号

QQ咨询

在线咨询真诚为您提供专业解答服务

咨询热线

01067777359
7*24小时服务热线

微信咨询

二维码扫一扫添加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