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博物馆的核心功能之一。
2021年国家九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推进博物馆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明列“发挥教育功能”条目,鼓励博物馆“为大中小学生利用博物馆学习提供有力支撑,共建教育项目库”。
2023年文化和旅游部高校共建工作会议明确要求,博物馆与高校合作要充分发挥各方资源优势,共同培养造就高素质、专业化优秀人才,要联合开展研究攻关和务实合作,推动行业创新发展。
在馆校共建合作持续向纵深推进的大背景下,北京崇德堂匾额博物馆与北海艺术设计学院(以下简称北艺)于2023年11月签署了馆校合作协议。自此,崇德堂博物馆不仅是北艺学生的“第二课堂”,更是北艺学子的就业实习基地。
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内,崇德堂博物馆已接待了北艺汉语言文学专业及哲学专业师生。昨天下午,北艺书法专业学生,由书法学院院长苏乃从, 书法学院支部书记喻广林带领, 走进崇德堂博物馆开展专业考察。
崇德堂博物馆馆长李培义对学院师生的到访表示热烈欢迎。他强调,此次专业考察意义深远,同学们不仅要借此机会夯实专业知识,更要深入探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
随后,李馆长向同学们详细介绍了博物馆的核心藏品,包括明清时期的道德主题牌匾、夏商周至秦汉唐年间的古拓片,以及当代著名篆刻家的印章作品与当代书法名家创作的书法作品。他特别指出,我馆所有藏品都蕴含一个“德”字,每一件都是中华传统道德文化的生动载体。
最后,李馆长寄语同学,希望大家在精进书法专业技艺的同时,重视思想道德建设,努力成长为德才兼备、能担时代重任的国家栋梁。
在崇德堂博物馆讲师的引导下,同学们井然有序地步入常设展展厅。展厅内,高悬的匾额典雅庄重,平放的石条古朴沉静,二者皆将书法的笔墨韵味、绘画的生动意趣、雕刻的精巧匠心与漆艺的独特质感尽数呈现,让同学们直观感受到传统工艺兼具的艺术魅力与实用价值。
移步古文字学家、书法家黄波的个人书法展“艮其背・回眸汉字”。同学们驻足细读书法专业前辈的办展初心,感受其四十余载深耕甲骨之学的坚守;静心细品其古文字书法艺术作品,解码甲骨金文的形意流变。
此次北海艺术设计学院学子的专业考察活动,是馆校共建合作成果的生动体现。展望未来,崇德堂博物馆将进一步整合优质文化资源,打造更多优秀文化教育项目,致力于将博物馆建设成贴合莘莘学子们需求的 “行走的课堂”;同时,博物馆还将不断深化与高校的协同合作,持续完善文博领域人才联合培养机制,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更多后备力量。
北京崇德堂匾额博物馆是中国首家以“德”文化内容为主题的传统文化体验馆。崇德堂博物馆以崇德向善、立德树人为宗旨,致力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传播、践行、传承与教育。崇德堂主展馆分为道德文化展示区和道德文化体验区。展示区陈列古牌匾300余块,名家书法作品2000余幅,名家篆刻作品250余方;体验区可以亲自感受古法造纸、活字雕版印刷、北京木版水印、字画装裱修复、古书装帧等传统技艺。崇德堂博物馆是明德、悟德的地方,是我们大家修心养性、净化心灵、感悟人生的清净之地,欢迎社会各界朋友莅临崇德堂参观、指导。你我一起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懈努力。
Copyright © 崇德堂博物馆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10150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