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67777359
二十四节气·谷雨:杨花柳絮随风舞,雨生百谷夏将至
发布时间:2023-04-20    浏览次数 :830
2023年04月20号
癸卯年 三月初一
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六个节气
——谷雨

“杨花柳絮随风舞,雨生百谷夏将至”。谷雨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六个节气,也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进入谷雨已是暮春。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则记载:“三月中,自雨水后,土膏脉动,今又雨其谷于水也。雨读作去声,如雨我公田之雨。盖谷以此时播种,自上而下也。”雨生百谷,润物无声。至此,春渐远,夏将至,万物一片生机。
|    谷雨起源    |

“谷雨”节气名的由来正与汉字的起源相关。淮南子本经中记载: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意思是,仓颉创造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象形文字,上苍因仓颉造字而感动,为人间降下一场谷子雨。那一天白日里竟然落粟如雨,“谷雨”由此而来。

|    谷雨三候    |

中国古代将谷雨分为三候:第一候萍始生;第二候鸣鸠拂其羽;第三候为戴胜降于桑。

谷雨第一候:萍始生。谷雨之日,萍水始相逢。是说谷雨后,春暮了,柳絮飞落,降雨量增多,浮萍大量繁殖,随水漂浮而生。

 
谷雨第二候:鸣鸠拂其羽。意思是鸣叫着的鸠开始梳理自己的羽毛。鸠,即布谷鸟。鸠鸣预示着春天即将结束,牡丹吐蕊、樱桃红熟。
谷雨三候:戴胜降于桑。《月令七十二集解》中的谷雨三候,通俗的理解就是:戴胜鸟降在桑树上,并发出清脆的鸣叫声,提醒着养蚕的人们和女红(这里的“红”,读做“gōng”。指女子的针线活方面的工作,像是纺织、编织、缝纫、刺绣、拼布、贴布绣、剪花、浆染等等,一般凡妇女以手工制作出的这些传统艺术,称为“女红”)之事应该准备起来了。桑树上见到戴胜鸟,是蚕将要生长的信号。蚕象征着勤劳、敬业,更释放着作为、担当的信号。
 

|    谷雨习俗    |

祭祀仓颉:在陕西白水史官乡每年谷雨都要举办仓颉庙会,并于谷雨这天公祭或民祭仓颉。祭礼大典形式主要以祭乐、祭器、祭品,恭读祭文,谒祖扫墓为主。

2010年10月,联合国新闻部为了纪念仓颉造字的伟大贡献,将每年的谷雨设立为“联合国中文日”

北方吃椿:常言道:“雨前香椿嫩如丝,雨后椿芽生木质。”谷雨时节的香椿,最是鲜嫩可口,脆软留香。人们把春天采摘、食用香椿说成是“吃春”。


南方采茶:人们认为明前茶和谷雨时节采制的雨前茶,都是一年之中的茶之精品。在福建,茶农们将谷雨这天采的鲜茶叶制成谷雨茶,据说可以清火、辟邪、明目等。

|    谷雨之“道”    |

谷雨是一种生的文化。谷雨时,万物经历了蛰伏与复苏,正充满着生的力量,生机一片。一切都好像初升的太阳,对未来充满了希望,争先恐后地汲取着大地的营养,卯足了劲生长,生怕错过了这生长的季节。“一年之计在于春”说的就是这个充满希望的节气,“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也便说的是这个充满生的力量的时节。

正如人生最好的时段,困难已过,希望蓬勃,正适合乘风踏舟,再次前行,使自己不错过人生的成长。

谷雨是一种孕的文化。谷雨时节,从天而降的绵绵春雨蕴含着无穷的滋养生命的力量,正是滋润农作物最好养料,所谓“春雨贵如油”说的就是这样的一种现象。这个时候,我们在田地里播下种子,也播下了一年的希望。在这样的季节里,自然万物映照入我们的内心,我们和着自然的节奏,播下希望、种下德行。

正所谓“种德收福”,正心诚意做符合规律(道)的事,就是种德,长而久之,一定能收获相应的福报。

谷雨是一种爱的文化。 谷雨起源于仓颉造字,仓颉作为古代官员的杰出代表,心中装着疾苦的百姓,宁可自己不要任何赏赐,也要救普天之下的民众,这是一种宽广的胸怀,是一种心系苍生的气魄,更是一种拯救众生的大爱。

面对这种大爱的文化,我们要从节气中有所收获,要提升自己的局与量,要有为民的情怀,系民之疾苦、解民之忧愁、为民之幸福!

雨生百谷,万物逢时,

盎然的生机之后,春色渐退,

夏意渐浓,昼愈长、夜愈短。

与春惜别,满怀希望,

踏上更远的征途,

不负当下,不负韶华!


——————————————————————————————————————————————————————————————————————


 

 北京崇德堂匾额博物馆是中国首家以“德”文化内容为主题的传统文化体验馆。崇德堂博物馆以崇德向善、立德树人为宗旨,致力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传播、践行、传承与教育。崇德堂主展馆分为道德文化展示区和道德文化体验区。展示区陈列古牌匾300余块,名家书法作品2000余幅,名家篆刻作品250余方;体验区可以亲自感受古法造纸、活字雕版印刷、北京木版水印、字画装裱修复、古书装帧等传统技艺。崇德堂博物馆是明德、悟德的地方,是我们大家修心养性、净化心灵、感悟人生的清净之地,欢迎社会各界朋友莅临崇德堂参观、指导。你我一起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懈努力。


Copyright © 崇德堂博物馆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1015057号

QQ咨询

在线咨询真诚为您提供专业解答服务

咨询热线

01067777359
7*24小时服务热线

微信咨询

二维码扫一扫添加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