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67777359
二十四节气·清明: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发布时间:2023-04-05    浏览次数 :846

2023年04月05号

 
癸卯年 润二月十五
 
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五个节气
 
——清明

图片

中/国/传/统/节/日

QINGMING

 

清明节是中国重要的“时年八节”之一。清明作为节日,与纯粹的节气又有所不同,节气是物候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而节日则蕴含着精神信仰和节俗礼仪等内容。
图片
《淮南子·天文训》:“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文中的“清明风”,即清爽明净之风。《岁时百问》:“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历书》:“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清明这一节气,生气旺盛,万物“吐故纳新”,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正是郊外踏青春游与行清墓祭的好时节。

图片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 莫过清明”的农谚。
 

馆藏·展示

 
俗话讲“饮水思源”,祖宗是我们的根本,是我们的源头,祖宗的德行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慎终追远 民德归厚矣,崇德堂博物馆众多藏品中,有这么一块匾额——祖德流芳,在特殊的日子里,崇德堂博物馆将此藏品展示给大家。希望大家通过此藏品来缅怀祖先,感念祖先功德。

图片

牌匾正文:祖德流芳

牌匾尺寸:202cm×68cm

书写时间:民国十二年(1923年)癸亥孟冬月吉旦

题匾人:谭延闿

受匾人:忠合

匾文浅注:祖德,祖宗的功德。①《管子·四称》:“循其祖德,辩其顺逆,推育贤人,谗慝不作。”②宋范仲淹《赠樊秀才》诗:“始知祖德长,光辉传佩刀。”流芳,流传美好名誉。①《三国志·魏书·文德郭皇后传》:“并以贤明,流芳上世。”②郁达夫《代洪开榜先生祝梁母邓太夫人八秩大庆》诗:“美意延年山比寿,输财济国世流芳。”

浅议: 祖宗的功德,流传下了美好的名誉。

 

 

清明·物候

 

【清明第一候:桐始华】此时桐树开始开花。据说桐花开放时,气温会突然下降。“放牛娃儿不要夸,还有三月冻桐花”,说的是桐花的开放意味着倒春寒——待其花期一过就不会再冷,“春捂”至此结束。

图片

【清明第二候:田鼠化为鴽】田鼠因烈阳之气渐盛而躲回洞穴,喜爱阳气的鴽鸟开始出来活动(鴽是鹌鹑一类的鸟)。田鼠为至阴之物,鴽鸟为至阳之物。田鼠化为鴽,意指阴气潜藏而阳气渐盛。

图片

【清明第三候:虹始见】虹为阴阳交会之气,纯阴纯阳则无,若云薄漏日,日穿雨影,则虹见。

图片

 

清明·习俗

 

【踏青】中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踏青习俗由来已久。清明期间正是春风得意、春意盎然的时节,万物萌动之时,迎春郊游于野外早就已成为风俗。据《晋书》记载:每年春天,人们都要结伴到郊外游春赏景。踏青风俗至唐宋尤盛。据《旧唐书》记载:“大历二年二月壬午,幸昆明池踏青。”可见,踏青春游的习俗早已流行。

图片

【扫墓祭祖】扫墓祭祖,是清明节习俗的中心。有的地方将清明扫墓称之为“扫山”、“拜清”或“拜山”等,拜清的方式或项目各地有所不同,常见的做法由两部分内容组成:一是整修坟墓,二是挂烧纸钱、供奉祭品。扫墓时首先整修坟墓,其做法主要是清除杂草,培添新土,然后叩头行礼祭拜。这种行为一方面可以表达祭祀者对先人的孝敬和关怀,另一方面,在古人的信仰里,祖先的坟墓和子孙后代的兴衰福祸有莫大的关系,所以培墓是不可轻忽的一项祭奠内容。

‍‍‍‍清明·赏诗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郊行即事

宋·程颢

芳原绿野恣行时,春入遥山碧四围。

兴逐乱红穿柳巷,困临流水坐苔矶。

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飞。

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图片

清明节,
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盛大的祭祖大节
礼敬祖先、慎终追远
抒发人们尊祖敬宗、继志述事的道德情怀
清明,看得清,才能照得明
看清先祖之训诰,照明前方坦途。
——————————————————————————————————————————————————————————————————————


 

 北京崇德堂匾额博物馆是中国首家以“德”文化内容为主题的传统文化体验馆。崇德堂博物馆以崇德向善、立德树人为宗旨,致力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传播、践行、传承与教育。崇德堂主展馆分为道德文化展示区和道德文化体验区。展示区陈列古牌匾300余块,名家书法作品2000余幅,名家篆刻作品250余方;体验区可以亲自感受古法造纸、活字雕版印刷、北京木版水印、字画装裱修复、古书装帧等传统技艺。崇德堂博物馆是明德、悟德的地方,是我们大家修心养性、净化心灵、感悟人生的清净之地,欢迎社会各界朋友莅临崇德堂参观、指导。你我一起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懈努力。


Copyright © 崇德堂博物馆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1015057号

QQ咨询

在线咨询真诚为您提供专业解答服务

咨询热线

01067777359
7*24小时服务热线

微信咨询

二维码扫一扫添加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