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67777359
四月,北京地区文博新展邀您共赏
发布时间:2024-04-16    浏览次数 :321

凡尔赛宫与紫禁城——17、18世纪的中法交往

  展览时间:4月1日-6月30日

  展览地点:故宫博物院

  展览简介:为庆祝中法建交60周年,本次展览将汇集凡尔赛宫和故宫博物院收藏的约150件(套)文物,涵盖绘画、家具、瓷器、挂毯、书籍等,生动展现17世纪下半叶至18世纪末中法两国间的外交、文化与艺术交流。

  玉韫良缘——良渚文化精品展

  展览时间:4月3日-5月9日

  展览地点:北京鲁迅博物馆多功能厅

  展览简介:良渚文化是中国长江下游太湖流域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代表性考古学文化,距今约5300年至4200年。

  良渚文化玉器为良渚先民所创造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精髓,达到了中国史前玉器文化之高峰。其数量之众多、品种之丰富、雕琢之精湛,为中国同时期各大区系类型考古学文化所绝无仅有的。特别是蔚为大观的用玉制度为疏解中国古代礼制形成了中华五千年文明的重要实证。以玉礼器为特征的良渚文明,在世界同类文明中占有独特的地位。

  此次“玉韫良缘——良渚文化玉器精品展”采取实物展出与图文展示相结合的形式,透过120组良渚文化玉器、石器、陶器精品,向观众展示良渚文化玉器之精湛与神圣,生动全面地介绍良渚文明与当时社会的文化背景。

  经典再造——根据鲁迅小说改编的五部电影展

  展览时间:4月20日-6月20日

  展览地点: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东平房临时展厅

  展览简介:鲁迅的文学作品是新文学的典范。对于经典作品的接受,向来有多种方式,本次展览聚焦鲁迅五部经典小说《药》《阿Q正传》《伤逝》《祝福》《铸剑》的影视化改编,展示百年来鲁迅作品在传播过程中,从文学到电影,再从电影到当代生活的过程中所体现的关于个性、女性、国民性的永恒主题。

  展览按小说原作发表的时间顺序分为五个部分进行展示,首先介绍鲁迅创作这五部小说的背景和经过,然后重点阐释小说改编的电影。这些改编均从小说文本出发,结合时代背景和个人经验进行转换,形成了新的艺术张力,帮助更多人通过电影媒介更好地理解鲁迅作品所蕴含的深刻思想。公众可以透过文字,穿过光影,在当代艺术的思索中,探寻鲁迅的精神之光。

  天工开物——镜像·中华手工艺

  展览时间:3月28日-5月12日

  展览地点: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

  展览简介:展览深入挖掘馆藏影像资源和文物资源,以“手工艺”为展示主题,通过一组组见人见物见生活的图文和一件件具有独特工艺的实物,展现中华各民族丰富悠久的手工技艺,记录中华手艺的传承与创新发展,探索各民族手艺人的信念与情感,阐释中华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精神内涵和时代意义。

  《遇见·心境》周杰祥风光摄影作品展

  展览时间:4月10日-5月10日

  展览地点: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

  展览简介:周杰祥,新西兰华侨,中国华侨摄影学会会员,海安华侨摄影学会会长,风光摄影师十杰。《遇见·心境》展出周杰祥个人摄影作品,其目的通过展览展示的形式,向各界人士和摄影朋友分享他在风光摄影方面艺术感受和取得的成就,塑造更高的个人艺术水准,通过此次影展以影交友,传播中华文化。

  本草健康

  展览时间:3月28日-5月26日

  展览地点:国家自然博物馆

  展览简介:“本草健康”展由国家自然博物馆与天津自然博物馆共同主办,为期2个月,展览共分四个单元:第一单元本草释义,第二单元本草传奇,第三单元本草养生,第四单元本草拾趣。综合讲述了,自从有了人类社会,我们的祖先在寻找植物或狩猎动物充饥的过程中,既可能出现“神农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的现象,古人就这样经过长期生活实践,渐渐地总结并形成了药物知识。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为中华民族繁衍生息作出了巨大贡献,对世界文明进步产生了积极影响。

  皮韵流风——黑龙江鱼皮兽皮树皮历史文化展

  展览时间:3月19日-9月22日

  展览地点:国家自然博物馆

  展览简介:由国家自然博物馆与黑龙江省博物馆共同主办,为期6个月,以赫哲族的鱼皮文化,赫哲、鄂伦春、鄂温克和达斡尔等民族的兽皮文化以及当地多民族的桦树皮文化为主要内容,全面介绍“三皮文化”的沧桑历史和传承至今的精湛技艺,体现了朴素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态文明理念。

  中国园林多维度系列展——鉴境

  展览时间:3月20日-5月20日

  展览地点:中国园林博物馆

  展览简介:展览是中国园林博物馆“中国园林多维度”系列展之一,展出铜镜、瓦当、书画、当代艺术品共计118件,从“鉴·往”“境·苑”“镜·思”三个单元,以园林的视角和多维度的展示手段分别展出从殷商到明清历代铜镜的发展脉络,铜镜与园林的内在联系,以及以镜鉴己对于今天人们引发的思考。使公众能够近距离的了解铜镜文化,感受古人的智慧与哲思。

  抟埴之工——古代东西文明交流中的陶瓷艺术

  展览时间:3月22日-7月31日

  展览地点: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

  展览简介:本次展览将汇集古代亚欧大陆和古埃及的陶瓷艺术,带领观众欣赏来自不同时期和区域的陶瓷制作工艺和造型,理解东西方不同文明之间的共性和差异性,以及彼此之间交流互鉴带来的文化交融和社会进步。展览根据展品数量和来源地分布情况,按区域划分为古代近东地区、伊朗高原及其周边、印度河流域文明、地中海区域、中亚的晚期彩陶、伊朗伊斯兰前期、东亚和东南亚7个单元,时间维度跨越6000年,观众可以从中窥见中国之外从早期陶器到晚期瓷器的发展历程。

  看与被看:当代艺术展

  展览时间:3月16日-6月12日

  展览地点: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

  展览简介:本次展览以“看与被看”为题,展出13位艺术家的逾70件作品,用不同视角展示当代艺术中有关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的文化景观。展览将呈现艺术家的敏锐洞察力和艺术创造力,向观者展示当代艺术的独特魅力。展览分为3个单元,“记忆中的‘看与被看’”呈现谌河、刘曼文、郭全忠、洪磊的作品,这些作品反映着历史印记与情感断片;“当下境遇中的‘看与被看’”呈现杨少斌、闫平、洪浩、翁奋的作品,揭示观看与当下视域有关,它决定了你看见什么和忽略什么,并思考如何表达;“文化转换中的视线”呈现顾黎明、纪连彬、于振立、李占洋、丁乙的作品,探究中国当代艺术家们如何看待传统。

  有窗户的画室:潘玉良、周思聪、肖惠祥艺术作品展

  展览时间:3月8日-5月5日

  展览地点: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

  展览简介:本次展览以“有窗户的画室”为题,呈现潘玉良、周思聪、肖惠祥三位活跃于不同时期的女性艺术家的作品,带领观者通过作品这一“窗户”看到她们在画室忙碌的身影,以及她们用心灵创造成就的艺术,并借由她们的艺术揭示中国女性的成长历程与中国社会演变。展览主题源自英国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的文学作品《一间自己的房间》,意寓女性艺术家需要独立创作的空间和条件。具体到现代中国转型期的女性艺术家,一间“有窗户的画室”关联到走出家门,追求经济、政治地位和人格的平等。中国现代美术史中女性艺术家地位的确立,就是建立在一代女性艺术家的成长和贡献基础之上的。

  海外奇器——晚清士人眼中的西方科技世界

  展览时间:3月1日起

  展览地点: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

  展览简介:本次展览以晚清士人出洋记述为主线,配合展出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馆藏约100件(套)西方科学仪器、技术设备和自然标本等。展览分为水陆交通、街头见闻、西人器用、博物致知、格致之学五个单元,再现晚清中国人眼中的西方科技世界。重点展品包括卡尔佩珀型复式单目显微镜、瓦特蒸汽机模型、爱立信公司生产的301型讲坛形壁挂式电话、爱迪生D型标准留声机等。

  艺荟中西:海上丝绸之路视角下的19世纪澳门及广东地区图像展

  展览时间:3月14日-4月20日

  展览地点: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展览简介:本次展览共呈现洋风画129幅、地图80件,展示19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节点澳门、广州及通商口岸的城市景观与历史变迁,探究当时的中西艺术交流,挖掘与找回广州、澳门地区多元文化的历史地位和艺术价值。

  绘画的提问:一个世界性的课题

  展览时间:3月20日-4月20日

  展览地点: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展览简介:当下的绘画似乎不再是大型展览、双年展或文献展中的主流,但又始终具有生命力,是艺术史研究和艺术批评的重要对象。本展是“中央美院美术馆当代艺术批评与策展研究中心”成立之后的第一次学术研究展览,邀请陈雷、陈曦、戴增钧、吴啸海、王茜瑶五位艺术家参展,用他们的作品建立起中国当代绘画的时间线,共同讨论“绘画”这一世界性的话题。

  新中国设计的诞生(1945-1959)

  展览时间:3月20日-4月21日

  展览地点: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展览简介:本次展览将以中国社会的巨变为背景,围绕1945至1959年间中国设计与中国现代文明及历史文化之间的关系,通过实物、图像、影像和文献等多种形式,系统呈现新中国设计的诞生及发展历程,凸显其成就与深刻影响。

  “聪明的车:自动驾驶”微展

  展览时间:4月1日-4月30日

  展览地点:北京汽车博物馆

  展览简介:展览包括自动驾驶解读、自动驾驶发展、自动驾驶出行三个部分,通过图文、视频的形式进行介绍,同时辅以Apollo汽车机器人展示,可以深入了解自动驾驶发展历程。

  多彩的中华民族——秘境山海情

  展览时间:4月1日-12月31日

  展览地点:北京中华民族博物院

  展览简介:通过本展览展示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五个主体民族(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傈僳族、德昂族)的生产生活及非遗展示,充分展示中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积淀,体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微刻奇观——汉代骨签”专题展

  展览时间:3月20日-5月20日

  展览地点:古陶文明博物馆

  展览简介:本次展览是骨签文物发现以来第一次,也是规模最大的一次公开展览。展览以“微刻奇观”为主题,从骨签的作用、分类以及书法艺术等方面展开,展现骨签文物的独特价值。

  中朝建交75周年纪念活动暨图片展

  展览时间:4月10日-4月12日

  展览地点:北京和苑博物馆

  展览简介:中国朝鲜一衣带水,两国友好源远流长,文化交流日新月异,时值中朝建交75周年之际,也逢朝鲜太阳节纪念活动。两国领导人相互祝贺。回顾历史,展望未来。共同促进和平发展。

  辉煌历程

  展览时间:3月20日-12月31日

  展览地点:北京老爷车博物馆

  展览简介:展览以世界汽车发展史、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史为并行的时间主线,以图片、讲解、视频等方式展示,使观众通过展览能够了解到,当世界汽车工业在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出现并发展的时候,中国汽车工业的萌芽因为缺乏稳定的社会环境而纷纷夭折,随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壮大,中国汽车工业和应用市场才得到突飞猛进的跨越式发展,产销均跃升为世界第一。

  古代匾额拓片展

  展览时间:4月1日-4月7日

  展览地点:北京励志堂科举匾额博物馆

  展览简介:匾额,具备“标识名称”和“宣扬教化”的两大功用。科举匾额博物馆的一些著名匾额,其实就可以作为人们的座右铭,直接可以悬挂在自家的厅堂,值得人们反复玩味。拓印,或称之为传拓技艺,千年传承。匾额这种文化载体出现后,留给后人无数珍贵文物,值得我们弘扬继承。举办此次展览的目的,就是让人们缅怀古代先贤、状元进士们的优秀品质,让人们近距离地欣赏、品味他们的书法作品。



——————————————————————————————————————————————————————————————————————


 

 北京崇德堂匾额博物馆是中国首家以“德”文化内容为主题的传统文化体验馆。崇德堂博物馆以崇德向善、立德树人为宗旨,致力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传播、践行、传承与教育。崇德堂主展馆分为道德文化展示区和道德文化体验区。展示区陈列古牌匾300余块,名家书法作品2000余幅,名家篆刻作品250余方;体验区可以亲自感受古法造纸、活字雕版印刷、北京木版水印、字画装裱修复、古书装帧等传统技艺。崇德堂博物馆是明德、悟德的地方,是我们大家修心养性、净化心灵、感悟人生的清净之地,欢迎社会各界朋友莅临崇德堂参观、指导。你我一起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懈努力。


Copyright © 崇德堂博物馆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1015057号

QQ咨询

在线咨询真诚为您提供专业解答服务

咨询热线

01067777359
7*24小时服务热线

微信咨询

二维码扫一扫添加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