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流经岁月的古牌匾上拓印出代际传承的家风拓片、在锤煮抄晾中感受一张纸的温暖诞生……这些体验项目如今能在“博物馆”里完成。今年,北京的博物馆家族加入了新成员——类博物馆,为民众带来文化生活新方式、休闲场所新选择。
何为类博物馆?记者从北京市文物局获悉,截至2022年底,北京共有备案博物馆215家。除这些备案博物馆外,北京还存在大量具有或具有部分博物馆收藏、展示和教育功能的场馆,其中相当一部分为民办场馆。
2021年5月,国家文物局等9部门发布的《关于推进博物馆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实施类博物馆培育计划,鼓励将具有部分博物馆功能、但尚未达到登记备案条件的社会机构,纳入行业指导范畴,做好孵化培育。
根据初步统计,目前北京共有此类机构561家。经过前期指导、培育和专家组验收,已有6家类博物馆挂牌开放。
一家类博物馆如何建成?北京首家挂牌开放的类博物馆——崇德堂匾额博物馆馆长李培义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自己从2012年开始征集与“德”相关的匾额、书法、拓片、印章等,十余年间接收了数千件捐赠藏品,部分藏品在他创立的崇德堂文化艺术中心展示。
2021年,在北京市文物局、朝阳区文旅局等单位的指导与帮助下,崇德堂文化艺术中心开始向成为一家“博物馆”努力。经过近两年的准备工作,该馆在今年3月正式作为类博物馆挂牌开放。
“在崇德堂匾额博物馆里公众可以眼睛看、耳朵听、心里记、动手做,全方位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李培义介绍,该馆将道德文化融入各项活动,观众可以体验古法造纸、匾额传拓、雕版和活字印刷及古书装帧等传统技艺,还能走进当思园(菜园),感受劳动的艰辛与收获的快乐。
《北京博物馆之城建设发展规划》将于今年发布,致力于到2035年将北京城打造为一座全域活态博物馆。正在进行的首届北京博物馆活动月,重点推介近300场展览、上千件线上文物,百家博物馆联动,全面展示博物馆的风采和魅力。
“喜欢博物馆的人在北京生活会很开心。”邓钰萱说,去年研究生毕业后,自己常在假期走进博物馆,博物馆活动月发放的免费门票大幅降低了观展成本,“类博物馆加入到惠民活动中,让博物馆和人的距离更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