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67777359
二十四节气·惊蛰:顺时而动 应势而为
发布时间:2023-03-06    浏览次数 :841

2023年3月06号

癸卯年 二月十五

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

——惊蛰

图片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
“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
 
 
 
惊蛰之所以叫惊蛰,是因为这个时节之后会有电闪雷鸣的“春雷”出现,之前蛰伏冬眠的动物昆虫都被春雷唤醒,植物花草也展新颜,“春雷响,万物生”,处处朝气蓬勃。
仇远也在《惊蛰日雷》中写道:“昆工半夜一声雷,蛰户花房晓已开。”
惊蛰一到,盛春的气息就扑面而来。
图片
图片
图片
  阳和启蛰,品物皆春
“惊蛰”,是“立春”以后天气转暖,春雷初响,惊醒了蛰伏在泥土中冬眠的各种昆虫的时期,此时过冬的虫卵也将开始孵化,由此可见“惊蛰”是反映自然物候现象的一个节气。然而真正使冬眠动物苏醒出土的,并不是隆隆的雷声,而是气温回升到一定程度时地中的温度。有谚语云:“惊蛰过,暖和和,蛤蟆老角唱山歌”,“雷打惊蛰谷米贱,惊蛰闻雷米如泥”。这是说惊蛰日或惊蛰日后听到雷声是正常的,风调雨顺,是个好年景。“春雷响,万物长”,我国劳动人民自古很重视惊蛰节气,把它视为春耕开始的日子。唐诗有云:"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到了惊蛰,中国大部地区进入春耕大忙季节。
《黄帝内经》中讲:“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
图片
习俗围绕“蛰虫”展开
“惊蛰”是二十四节气命名中唯一和动物有关的节气。“蛰”是指动物冬眠潜伏在土中或者在洞穴里不食不动,多指蛇类、蜥蜴类、龟类、蛙类等低温冷血动物以及一些多年生昆虫。“惊蛰”时节,气温回升、雨水增多、土地解冻、动物苏醒。
图片
与“龙抬头”之意相似,“惊蛰”也有“复苏”“重返生机”之意,如今到了春天,气温上升,春雷涌动,蛰伏地下的虫子们也要惊醒了。
从“蛰”字的字形演变来看,小篆的底部为一只盘缠的小蛇,上半部的“执”表声,本意为束缚不动,合字则为“虫冬眠,伏而不动”,形象地说明了昆虫从寒冬到初春这一时段的蛰伏状态。
在《吕氏春秋·音律》中就曾记载:“南吕之月,蛰虫入穴”,南吕之月指的是农历八月份,在《礼记·月令》中,也记载过蛰虫:“孟春之月,冬风解冻,蛰虫始振”,孟春之月,冬风解冻之时,恰巧是惊蛰前后。
“惊蛰节到闻雷声,震醒蛰伏越冬虫。”随着惊蛰节气的到来,气温快速升长,深眠在泥土中的各类爬虫渐渐复苏,即将进入繁衍阶段。
惊蛰在古代的农事生产中,是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到了惊蛰节,锄头不停歇”,农民开始进行播种,南方水田开始插秧,人们祭拜社神,祈求新的一年五谷丰登。
图片
“惊蛰”这两个字,还包含更深层的涵义——顺时而动、应势而为;破除迷障,觉醒人生。
在冬天这个不利于生存的环境中,动植物都在蛰伏,植物脱掉身上的叶子,而动物们选择冬眠。厚积薄发的道理,万物正在践行,我们人也需要适时低调和蛰伏。面对困难、身处逆境而能沉得住气、不放弃、积攒力量重新发起冲锋的人,才能成大器、成大业。
人为什么需要蛰伏?一为保存自己,二为等待时机。
《周易》中说:“龙蛇之蛰,存其身也。”
“蛰”:深藏的,睡沉的。
唐末隐士罗隐言:“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时机不到,纵然是英雄豪杰,也只能处处碰壁、不得施展。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此时能知沉潜,方为识时务,才是真豪杰。
何为“时机”?天时、地利、人和。天时是大势所趋。地利,是适合展现才华和抱负的环境和平台。人和,是经验足够累积,定力已经锤炼成,才能已经锻造出。
所以《周易》云:“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管子》说:“时则动,不时则静”。知自保,有静气,沉得住,能等待,是成大事者的必备素质。
能蛰伏代表了拥有强大的自控能力,蛰伏是在说:“小不忍则乱大谋”,蛰伏就是“审时度势”,是让自己在安静之处去看见、去清醒地认知。

时机一到,惊而奋起
惊蛰不但在物候上是一个惊天动地的节气,而且对我们的人生有着振聋发聩的启发意义。
蛰,不动而动,止而不止;外静内涌,蓄势待动。
蛰伏沉潜,修身养性,等待良机,时机来临时方能凭风而起。
蛰,是为了惊。
惊蛰,是从沉睡走向苏醒。人生,也需要从沉淀走向觉醒。
——————————————————————————————————————————————————————————————————————


 

 崇德堂是中国首家以“德”文化内容为主题的传统文化体验馆。崇德堂以崇德向善、立德树人为宗旨,致力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传播、践行、传承与教育。崇德堂主展馆分为道德文化展示区和道德文化体验区。展示区陈列古牌匾300余块,名家书法作品2000余幅,名家篆刻作品250余方;体验区可以亲自感受古法造纸、活字印刷、木板水印、古书装帧等传统技艺。崇德堂是明德、悟德的地方,是我们大家修心养性、净化心灵、感悟人生的清净之地,欢迎社会各界朋友莅临崇德堂参观、指导。你我一起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懈努力。


Copyright © 崇德堂博物馆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1015057号

QQ咨询

在线咨询真诚为您提供专业解答服务

咨询热线

01067777359
7*24小时服务热线

微信咨询

二维码扫一扫添加微信
返回顶部